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 hth会体会官方网页版

探索“林下经济”新模式

发布日期: 2024-02-05 22:32:07 作者: hth会体会官方网页版

  以北京为例,主要是采用的林下经济模式有三种:林菌模式、林牧模式及林药模式。在林间种植牧草可供林农发展畜牧业,牲畜所排的粪便还可作为林木的肥料。在林间种植低矮的中草药可提高林地利用率。据统计,本市今年将继续在门头沟、房山、延庆等郊区县建设林药示范基地约1.2万亩,主要以黄芩、金银花等品种为主。

  从目前的种植情况去看,一亩地种树,从育苗到长成树要五六年,年收入在每亩2000 元左右,养鸡之后农药化肥的钱省了,还有鸡肉、鸡蛋的产出,每亩年产值能达到1 万元。种树和养鸡及种草药可产生循环效益,省却树林除草、除虫以及肥料的费用,同时又让鸡成为“环保鸡”,产出“环保蛋”。

  发展林下经济不仅有效推进了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为林区百姓增收致富。目前,北京正大力开展百万亩造林工程,充分的利用林下闲置的空间发展养殖业,解决了养殖用地与种植业争地的矛盾,节约了大量土地。林下养殖,使人禽隔离,减少禽类疾病的影响。林木也为畜禽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林木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聚集在林下形成林下动物的“天然氧吧”。动物排泄物产生的氨气、二氧化碳等又作为林木的叶肥及光合作用原料促进其生长。除了养殖森林鸡,林下还能种植板蓝根、蒲公英等中药材,产生更多经济效益。

  林下经济首先是增加土地使用率,在有限土地资源下增大了产出;其次是林下养鸡解决了除草、除杂、病虫害等多方面的问题。第三就是林下产品的安全性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最后就是鸡粪及粉碎的玉米植株增强了土壤肥力,提高了苗木的长势,在苗圃内部产生了有效的良性循环。林下种植养殖只要用心经营,肯定就有收获。养鸡不用锄草、防虫,这些都是鸡营养丰富的食料;不用买化肥,鸡粪就是地肥。林地生产投入减少,产值自然增加。

  在没养过鸡的林地和养过鸡的林地,根据专业的机构进行氮、磷、钾、含水量等成分的测试,发现土壤成分数据大不一样,养鸡的林下土壤肥力大幅度提升。无论是平原大造林还是现有林地都将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中心发展林下经济,作为三分之二都为山区、森林覆盖率超过50%的北京来说,发展林下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作为北京市林业产业的一支新生力量,林下经济已初步形成了林菌、林草、林药、林禽等10 种模式,累计共推广面积达31 万亩,参与农户8 万多户,带动就业约29万余人。

  我国有46 亿亩林业用地,其中集体林地27 亿多亩。发展林下经济,在林下种植药材、蔬菜、蘑菇、木耳、花卉,养殖林蛙、蜜蜂、家禽、家畜及野生动物,生产丰富的绿色产品,相当于我国扩大了几十亿亩的土地利用面积,这将大大拓展农村经济的发展空间。

  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统计表明,林下经济作为北京市林业产业的一支新生力量,经过几年的示范发展,累计总产值近17 亿元。部分林农还将林下经济产品与旅游、采摘、特色民俗游等相结合,初步实现了一产、二产、三产的有机融合,产业链条逐渐延伸。国家林业局的调查同时还显示,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分到林地的农民,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发展资金缺乏。因此,《意见》对此很看重,要求强化政策扶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农民小额信贷和农民联保贷款等业务,加大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有效信贷投入。充分的发挥财政贴息政策的带动和引导作用,中央财政对合乎条件的林下经济发展项目加大贴息扶持力度。

  显示,到去年10 月,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面向农户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抵押面积2450 万亩,贷款金额221.4 亿元。中央财政对公益林保险保费补贴比例也由30%提高到50%,并要求地方财政至少补贴40%的保费,其中省级财政至少补贴25%的保费。生态效益:物种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林下养殖,可使人禽隔离,减少禽类疾病影响社会安定或预防疫病传染到村民中来,为公共卫生建起一道有效的防护屏障,阻断了禽流感等重大疫病对村民健康的威胁。庭院养殖转移到林下后,减少了畜禽粪便对村庄的污染,有利于建设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可以预期,畜禽的粪便与畜禽饲养剩余草渣与树叶混合,快速分解,利于树根吸收,变废为宝,起到及时补充土壤养分的作用,也有助于改善畜禽生长的生态环境,畜禽给树木提供肥水,树木给畜禽遮荫,可有效地为林木生长提供充足的气肥和粪肥。

  林下养鸡为鸡以及其他生物创造了生存的空间条件和生活的物质基础,使得该地区森林ECO的种群数量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减少了,但是种群密度即单位面积上的物种数量增大了。

  在对比放养鸡和未放养鸡的土壤理化性质以后,林下放养与未养鸡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和复杂的群落空间结构这两个特性就反映出来了,使该地区森林群落的结构稳定性更稳定,同时林下经济也提高了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促进动植物、某些微生物在数量上的增长和锐减、最后达到各物种之间和物种与环境之间有合理而复杂的结构,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彼此协调的状态而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土地效益:土地通水透气性大幅度提高利用林地养殖可节约土地,土地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资源,耕地资源有限,充分的利用林下闲置的空间发展养殖业, 解决了养殖用地与种植业争地的矛盾,节约了大量土地。从事林下养殖,就是建立了林下产业、种植等立体复合型生产经营,禽类养殖进入林下,克服了庭院对养殖规模扩大的限制,能更加进一步发挥规模效应。是新形势下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更有助于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根据科学测试我们得知,土壤含水率从未放养鸡的土壤0.4到放养以后的最大2 倍、最小1.5倍。在林下放养柴鸡以后,鸡粪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放养鸡的土壤,其保肥的能力普遍大于未放养鸡的土壤的保肥的能力,其中有机质含量最高能增加4.2 倍、钾肥提高了1.1倍,磷肥提高了2.5 倍,氮肥增加了4.8 倍。其中放养一年的鸡的土壤样品在土壤水肥每个方面更适合杨树生长,说明放养一年以后土壤综合特性比较好,建议对鸡放养一年以后进行换地处理,从而方便获得最大的各方面效益。放养鸡以后还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的PH 值,使得中性土壤更加中性化。

  另外,玉米在未放养和放养土地上生长也出现了极其显著的差异。数据表明放养鸡的土地上玉米的单穗重、果穗长度、穗粗、穗粗、穗行数、穗轴重、单穗种子重、单穗粒数数值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这表明放养鸡的土地明显的增加了玉米的产量以及在真正意义上获得高产优产。产业效益:养鸡带动其他产业高质量发展林下养鸡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鸡肉价格相对便宜,鸡肉14 元每斤的价格远低于猪肉每斤25 元的价格,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刘玉满研究之后发现,提高鸡肉在肉类消费中的比例可大大降低肥胖的发生。因为鸡有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热能低和胆固醇低的四大营养优势而持续出现在市民的餐桌上。在“肉吃不起”和CPI 还将持续上涨的大背景下,鸡肉有很大的可能性替代猪肉进入市民的餐桌,再加上这几年鸡肉成为北京唯一持续大宗出口的肉类产品,目前已经出口到亚洲、中东等20 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到10 万吨这无疑为鸡肉的销路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其次,养鸡产业还带来了一系列的其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例如运输产业、孵化产业、屠宰产业、鸡蛋产业等等,这些与养鸡产业关系紧密的小经济链都可以与养鸡产业形成鸡肉产业链,进而给养鸡专业户带来利润。这样在市场需求和鸡肉产业链发展的脚步下,当地的经济也随之增长,逐步推动加快当地GDP 增长的步伐。-(上)

上一篇:我国现行的《森林法》将森林分为五大林种分别是

下一篇:山西5种森林运营形式经过国家审阅